要說現在的百萬現金還真算不上富翁,不過這個也要看在幾線城市。鄭州裝修網小編覺得如果還沒買房的前提下,在一線或是房價高的二三線城市有一百萬存款真的不算多(稍好一點的房子三成首付都不夠)。但是如果已經有房了且無貸(或是手上存款抵掉貸款)后還有一百萬以上現金,繼續上著班的話那么在三四線可以過的挺滋潤的,這種情況在一線也會過的比較輕松。
80年代的萬元戶挺了不起,90年代家里能拿出10萬存也是不錯的,2000年-2010年有個一百萬現金的話算是比較有錢了,2015年以后如果想稱為有錢人,怎么著也要五百萬、一千萬的現金吧。
我和老公是裸婚,結婚后生孩子、買房子、買車都是我們自己搞定的?,F在回顧一下這十幾年我們的主要花銷。
1、2005年全款買了套小二居的學區房約25萬(時間太久具體值記不清了)。帶租約,買下后一直出租到2012年賣出。
2、2008-2009年在同一小區全款買了套二居室的房子,房款+裝修約花了40萬。
3、2011年在娘家全款買了套高中邊上的房子約43萬。
以上三項花費108萬,都是我和老公從工作收入上省吃儉用下來的,我九幾年開始參加工作后發了工資留下必要的開支余下的就存下來的(那個時候只有銀行定存)。2013年搞定現在住的房子后,我們又開始了攢錢之路,到2016年買夠了一百萬的國債。
現在我們重點來聊一下工薪階層如何攢下百萬現金(主要針對白手起家的年輕人)。以下經驗是根據我在廣州生活了近20年的經歷所得(未必適應其他城市),只是我根據我的經驗總結出來的,不喜勿噴。
?1、年輕人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自身技能上?
工資每年漲個30%、50%,甚至跳個槽翻番也是很有可能的,工資的漲幅是可持續性的、穩定的,是任何理財收入都比不上的。
2、剛需房要盡早買?
首付能自己攢最好,不能的話雙方父母又不能支持的話,在預期還款跳一跳能夠得著的前提下借首付也要買剛需房,過去的10幾年(特別是近兩年)你工資的漲幅遠遠趕不上房價的漲幅。
3、不要過早把精力放在兼職和高收益的理財上
不過早兼職是源于第一條原因;高收益伴隨著高風險,高風險想賺錢的話勢必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下去。
以前很多觀點都說年輕人能承擔的風險可以更高,按我這么多年的總結,我覺得沒買房或是買了房背了較高房貸的新組建的家庭風險承受能力更低。因為這個時候一是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職場上,二是本金的安全性更重要。
相反像我這種買好房子,房貸和孩子的教育金已經全部放在國債里面的中年家庭,反而可以把更多的資金放在高風險的投資上,比如我們從去年國債買夠一百萬后除了股票和基金上的錢其它的錢就全部投入P2P的懷抱,就算出問題了,我們的家庭財務也不會出現危機。
4、盡可能晚地買車
我們家是房子搞定后(一套自住,兩套出租)2015年才買的車。如果車子能帶來正的現金流是越早買越好,如果只是代步或是因為面子的原因就盡量晚買。車子是消耗品,不但買車要花一大筆錢,養車的錢是天天要花出去的,當然車子也是能提高生活質量的。
5、消費水平低于你收入的增長水平
比如你的家庭年收入10萬的時候,生活必需開支一年是6萬,那么當你的年收入增加到20萬、50萬的時候,開支可以控制在10萬、20萬。賺多少花多少是永遠攢不下錢來的,提高結余率永遠是攢錢的不二法寶。
6、不斷學習理財知識、提高理財能力
小家的基本建設完成后, 就要開始多樣化投資了,在保證本金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提高收益——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資產配置。
為什么要學習理財知識?除了少數崗位,大部份工作崗位隨著年齡增長導致的精力和體力的下降、學習能力的下降(特別是科技和金融公司)等,工作收入會不斷下降。
我們有了一定的理財收入就是為工作收入下降做準備的,甚至哪天因為身體的原因或是想在時間上更自由,當你的理財收入可以覆蓋日常開支后,你就可以對你的工作說不干就不干了。
19個一線城市工薪階層要花多少年
不過,看了上面成功的案例,靠工資買房在各個城市是否可行,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根據相關部門報道,在一線、新一線19大城市,購買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以城市職工平均工資減去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來算,湊足房款最多的需要打拼110.8年,最少的也要13.9年。
上海北京登頂最難購房城市
代表大部分人收入水平的城鎮職工平均工資,在房價漲幅面前,總是顯得有點“力不從心”。尤其是在上海、北京這樣的大城市,表現得十分明顯。
統計部門的數據顯示,以2016年11月份的平均房價來看,上海達到47549元/平方米,80平方米房款總價就要3803920元。
但上海2015年全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為71268元,減去一年吃穿用度等開支,即城鎮常駐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6946元,湊足房款就要打拼110.8年,按首套房2成首付計算,湊足首付也需22.2年。
同樣,北京2016年11月的平均房價達到53087元/平方米,80平方米房款總價為4246960元。用全市職工年平均工資85028元減去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6642元,需要87.8年湊足房款,17.6年湊足首付。
西安購房壓力最小 2.8年湊足首付
與北京上海相比,在西安、沈陽這樣的城市買房,就會輕松許多。
同樣是2016年11月的平均房價,西安僅為7083元/平方米,西安市的職工年平均工資為63193元,減去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2415元,湊足80平方米房款僅需13.9年,湊足首付僅需2.8年。
沈陽位居倒數第二,湊足房款需15.8年,湊足2成首付需3.2年。
那么,在帝都可行性有多大
對于買房難的典型城市北京來說,知乎的一位匿名用戶有切身體驗,他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靠工資獎金剛在東三環買房的過來說說。
北京房價的確高得可怕,但并不是說靠工資就一定買不起房。
剛本科畢業,估計也就是21到24周歲之間,如果只想憑借自己的工資買房,就先不要考慮買房的事情,先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有為房子發愁的時間,足夠你多看幾頁書多和同行聊聊多做點工作相關的事務了。
工資這個東西肯定不是一成不變的,最初可能四五千月薪,但憑借自己的提升,快的可能兩三年可以翻三四倍,慢的要七八年怎么也能兩萬以上了吧。當然可能我站著說話不腰疼,不過我真不建議家庭條件不太好在北京又只能做小企業的行政相關工作的人留下北京,薪水獎金低加薪幅度小靠工資買房簡直癡人說夢當然如果是姑娘幻想著男性買房那就當我沒說。
當你穩定平均月入稅后在兩萬左右兩三年,就是在京工作八年,13年開始月入過兩萬,14、15兩年和未婚妻兩個人月入破了四萬。今年終于是在團結湖地鐵站邊上買了房。不過不大,38平米的小戶型,加稅總價167萬7千,首付了60多貸不到110,20年每月供6千5多一點,公積金還能抵2千5,壓力特別小了已經。
據鄭州裝修網小編了解,很多人說買不起房,那真是因為在他們的概念里;只有三環內,新小區,學區房,大于80平米的才叫房子。而他們的月收入卻在萬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