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對遭遇調控門檻,面臨購房壓力的鄭州置業者來說,當下又該如何看待樓市行情,未來鄭州房價走勢到底會如何變化呢?來和鄭州裝修網小編一起看一下吧。
去庫存周期6個月以內 供求壓力不減
從易居研究院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包括鄭州在內的6個城市在過去六個月的平均去庫存周期都在6個月以下,屬于“必須顯著增加供地且加快節奏”的城市行列。3月鄭州主城區商品住宅存量為448.8萬㎡,去化周期為8.1個月,環比+33%,市場狀態比較健康,去庫存效果良好。
對于正常的樓盤銷售,1年左右的銷售周期是正常的。3年左右沒有銷售完就是滯銷,說明供過于求,需要去庫存;如果6個月樓盤被售罄,說明當地的房產供不應求。遭遇限購制約的主城區,去化速度減慢,供求穩定的基礎上,房價較為穩定,對購房者來說也是入市好機會,可以從優選盤。反之,非限購區樓盤,雖然庫存較多,但是被限的購房群體過于集中,供小于求之下,卻有可能出現局部房價上調的現象。總體來看,如果鄭州土地供應較慢,區域內購房熱度不減,供求壓力依然面臨挑戰。
穩價放量 未來3年鄭州計劃供地2400公頃
從鄭州市國土資源局了解到,未來3年,鄭州市區計劃供應住宅用地2400公頃,約合3.6萬畝。根據《鄭州市市本級2017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今年鄭州計劃供應住宅用地843公頃(不含保障房),約合1.26萬畝。4月9日的鄭州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上,也再次提及加大土地供應,強化市場監管,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從今年1月至3月的供地節奏來看,土地供應的節奏遠遠低于市場需求。但是,從3月鄭州樓市政策的再度調整,可見穩房價、控銷量,將是鄭州下階段的重點工作。3月商品住宅庫存量最大的為二七區,達到160.10萬㎡,庫存環比最大為經開區,達到178%;去化周期最大的為二七區14.1個月,其他區域市場表現良好。對購房者來說,此時到不妨多去庫存較多的區域尋覓購房機會。
購房群體被打散 購買核心不變
受雙限政策的影響,鄭州購房趨勢劃分明顯,限購區內一線大牌房企更受青睞。非限購區內,靠近主干道,擁有地鐵、環境優勢的樓盤更受青睞。戶型選擇上,3月份商品住宅成交套數共計7417套,多以三房產品為主,其中80-90㎡小三房產品成交套數最多,為市場主力。可見,即使面臨著調控壓力,剛需置業者的競爭壓力依舊有增無減。
縱觀全局,鄭州樓市“穩”字當頭,區域因城施策,各區域表現各有不同。對購房者而言,此時盡管調控從嚴,但是市場機遇更多。下半年如果政府能按節奏加大土地供應,下半年入市新盤還是比較多。有資格且資金充裕的購房者,不妨耐心多等等。對資金有限,擔心樓市調控收緊的購房者,此時到不妨看看地鐵沿線、名校學區旁的樓盤。從以往的樓市數據中,這兩類樓盤面臨政策風險時更穩定。
近日,樓市調控收緊訊號頻頻傳來,據相關專家預測,19大后或許會進入全國加息時代。鄭州裝修網小編了解到,鄭州,作為人口大省,擁有一定的購房群體,經歷了16年的一輪樓市風云,是否會再度上調房貸、擴大限購區域也未曾可知。立足當下,對購房者來說,能上車盡早上車,或許真的是最保險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