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裝修網獲悉,百花路46號說好的家屬院要改造,數百戶居民等了8年,至今也沒見到拆遷改造。
在鄭州互助路與百花路交叉口附近有個家屬院,其房屋建成時間距今已有30至50年,有些房屋甚至已達到危房級別。早在2008年,鄭州市就把該家屬院列為當年舊城改造的重點改造項目,2011年還編制了該家屬院拆遷改造的總體規劃設計方案。但不知何因,該家屬院至今未啟動改造。
一個舊城改造重點項目,為何拖了8年仍不見動靜?
事件
百花路46號老家屬院改造,盼了8年沒動靜
鄭州市民張先生退休前在鄭州一家市直機關工作,說起百花路46號院改造的事,很是感慨。
“我在這個家屬院住了30多年。”張先生說,該家屬院內最早的一棟樓建于上世紀50年代,后來每隔幾年就新建一批房,最新的一批房子距今也有30年了,“幾十年過去了,各種設施開始老化,隔三差五出問題。”
百花路46號院居民們介紹,家屬院里電路老化,經常停電,不少住戶的電器因此被燒壞,樓里的上水管經常漏水,有居民不得不自己花錢維修,“最怕下雨天,每逢下雨,院里的污水管道往外冒水,臭氣熏天”。
鄭州裝修網了解到,2008年,鄭州市公布了當年的舊城改造計劃,該家屬院被明確為“重點改造區域項目”,計劃當年年底開工。2011年,鄭州市組織相關單位編制了該家屬院拆遷改造的總體規劃設計方案。規劃方案顯示,該家屬院拆遷后將建成多棟50至100米高的高層住宅樓。
2011年,該家屬院內的兩棟居民樓被鄭州市房屋安全鑒定部門鑒定為“D級危房”。居民們聽說后,既擔心又驚喜,擔心的是這些老房子會否發生坍塌,驚喜的是規劃方案編好了,很可能拆遷改造馬上就要啟動了。
但在居民年復一年的盼望中,拆遷改造至今未見有實質性進展。不少準備對房屋進行重新裝修的居民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裝修吧,害怕過一段時間房子要拆遷。不裝修吧,住在這樣的老房子里實在不舒服。”
回應
曾編改造規劃,因資金問題擱置
為早日住上改造后的新房,張先生和院內十多戶居民代表連續多年奔走,“到現在也弄不明白,市政府規劃方案編好了,為啥拖了這么多年不開工?”
9月6日,鄭州市市直機關事務管理局一位姓王的負責人介紹,該家屬院的土地產權是歸屬于該局的,但是地上的房屋已移交給了房管部門,至于為啥一直未拆遷改造,要問房管局。
鄭州裝修網了解到,“改造的消息早在2008年之前就提出過,市里還多次編制改造規劃,但不知為啥一直沒啟動。”中原區房管局房屋管理科相關負責人稱,該家屬院存在“房地不一”的問題,由房管部門出面牽頭,但資金問題一直得不到落實。
2014年底,鄭州市房管局也曾對外解釋稱,該家屬院的居民對改善居住條件的呼聲較高,矛盾主要集中在資金需求大、成本高,但又無法由市財政解決問題。
進展
整體改造未動,院里冒出新房
走訪中發現,該家屬院臨近互助路的地方,正在建一排百米長的新房。新房有三層高,外墻被涂成了淡黃色。
鄭州裝修網了解到,工地圍擋上的公示牌顯示,該工程的建設單位是“鄭州市舊城改造開發公司”,施工期限是到今年8月。該家屬院的居民介紹,新房所在的位置之前是一排老建筑,2011年被鑒定為“D級危房”,在里面居住的97戶居民2011年就被要求搬離了,“今年春季,這排老建筑被拆掉,直接在原址上蓋了一排新房。”
“即便是拆除,也應該按規劃在原址建高層住宅,而不是建3層樓。”居民張先生說,如果是改造,應按已編制好的規劃方案對該家屬院進行整體改造,不應該只改造這一排危房,“等將來整體改造時,這排新房估計又會被拆掉,這不是浪費嗎?”
9月6日,鄭州市舊城改造開發公司一位負責人稱,這個項目招標時的名字是“整修加固工程”,也就是對臨街的一排危房進行整修加固,但后來變為拆除了,“方案是市里審批過的,屬于特事特辦”。
該負責人坦言,等該家屬院整體改造時,這排新房確實可能會被拆掉,“估計不會超過5年。”至于有浪費之嫌,該負責人稱,這排危房的97戶居民搬離后,政府每年要撥付過渡費,“如果不重建新房讓他們回遷過來,幾年下來花的過渡費,估計比建新房的成本還大。”
而中原區房管局一位工作人員稱,原來的那一排危房在整修加固時塌了,所以才決定拆除并重建一排新房。
對策
像城中村一樣去改造,可行嗎
數據顯示,2008年以來,鄭州市已對100多個舊城改造項目完成了拆遷改造。
百花路46號院的一些居民認為,既然那么多項目都已順利改造,該家屬院早已列入重點改造計劃,對于“因資金問題導致改造無法進行”的說法,該家屬院的一些居民并不認可。
鄭州裝修網了解到,根據《鄭州市舊城改造管理辦法(試行)》,舊城改造項目的安置居住用地以劃撥方式供應;開發、安置混合用地的,應采取招標、拍賣、掛牌的方式供應。不能采取招標、拍賣、掛牌方式供應的,經市政府批準,可采取協議出讓的方式處置。
居民們說,該家屬院附近有互助路小學、鄭州市實驗幼兒園,且緊臨市委市政府、153醫院等,居民上學、就醫、辦事都很方便,可以說是“黃金地段”。如按正常的舊城改造程序,這塊地不管是采取“協議出讓”的方式還是“公開招標拍賣”,由開發商對在此新建的高層住宅進行商業開發,估計很多開發商會搶著做這個生意,“咋會存在資金問題呢?”
鄭州裝修網了解到,張先生認為,解決此問題有兩個辦法,一個是由政府財政出資改造,另一個是采取公開招投標,允許開發商在安置完回遷的居民后,把剩余的房子按市場價對外銷售,“市內不少城中村改造的項目都是這么辦的,百花路46號院的改造可不可以參照一下?”